|
时间:2020-05-16 作者: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原创】 阅读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排名公开发布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12月22日在武汉中南花园大酒店举办。会上发布了“十二五”期间,全国70个大中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指数的排名和研究报告。 今年9月,我会就已经发布了“十二五”期间,全国31省级行政区、29个大中城市和湖北省13个市州服务业发展排名,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对服务业指数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在今年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专门向全国各地方发改委介绍了我们的服务业发展指数,省政府委派省发改委专门跟踪服务业发展指数的研究进度,截止今年,已有浙江省、河北省、陕西省、湖南省等7个省份和湖北省8个地市的相关领导和部门向我们询问服务业发展指数的额情况,并派专人前来调研学习。本次发布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是对服务业发展指数排名的进一步完善。
这次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测算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 “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得到了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发布会由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主办,由九州服务业信息咨询研究中心、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
从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排位情况来看:广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一直稳居前10,这些城市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代表是武汉市,西南地区的代表是成都市,集中在省级行政经济中心或者区域经济中心。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规模持续增大,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新引擎。根据服务业发展指数模型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总体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稳中有升。2011—2015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得分平均值从2011年的68.48分上升到2015年的72.87分,最高分从2011年的100.00分上升到2015年的115.89分,上升势头明显。 二是东部地区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2011—2015年,东部地区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平均得分均高于70个大中城市平均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得分低于70个大中城市平均分,反映出全国服务业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三是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1—2015年,排名后五的城市都来自我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这些城市服务业总量较小,结构层次偏低,产业能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从发展基础、成长能力、社会贡献度三个维度来看,这些城市排名都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反映出这些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其他大中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东高西低”的现实情况。 服务业点多、面广,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性评价体系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为了解决由于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间的异质性很强所导致的单个指标无法客观、全面地来评价服务业的困难,课题组采用服务业发展基础、成长能力和社会贡献度这三个维度来综合评价服务业,涉及到37个经济指标。其作用在于: 1、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衡量一地服务业发展的水平,系统客观的评价一地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 2、通过指数发现一地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各级各地政府制定服务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预测一段时期一地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为服务业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参考。 4、湖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服务业评价体系,可以提升湖北省服务业在全国的“话语权”、影响力。 “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是旨在综合评价全国各地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性研究项目。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缺乏对服务业进行综合评价的空白,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也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服务业发展指数可以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衡量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发现一地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各地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来说,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指标。 实践证明,在新常态条件下,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所占GDP比重越来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服务业指数的发布,非常及时,对于促进各地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据主办方介绍:课题组会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服务业指数的编制工作继续完善、优化和推广,每年会定期发布我国31省级行政区、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服务业百强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指数。 |